孟村回族自治县“四大名片”之四——“肉鸡之乡”
2007年,在全县大力招商引资的大环境下,孟村引入了台湾大成集团先进的肉鸡生产一条龙项目,苑如一粒点金之石,激活了宛乡的巨大生产潜力,激起了畜牧养殖业崛起的千层浪花。孟村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用政策、资金、人力、物力全力支持肉鸡产业的发展,将肉鸡养殖业定为孟村经济发展的第二增长极,着力打造“管道强县、肉鸡富民”两大产业并举的发展格局。http://ww1/large/e740af10jw1exnm5fg052j21kw180asw.jpg
为促进肉鸡产业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并落实了各项奖励优惠政策。一是对建成一个5000只肉鸡的标准大棚,奖励资金1万元并协调贴息贷款4万元,奖励和贷款额度达到了建棚投入的50%,减轻了养殖户的资金压力。二是对一次性投资200万元以上建成存栏6万只的高标准农场一次性奖励20万元、协调贴息贷款100万元。三是对存栏3万只以上规模养殖小区,县财政无偿解决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到目前,县财政已累计发放奖励资金500万元,协调贷款2480万元,贴息200多万元,筹措资金2000余万元为3万只以上肉鸡养殖规模小区实施了水、电、路等设施配套。几年来,肉鸡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已初步形成了规模大、龙头强、链条长、效益好的良性发展局面。
大成食品已成为国内唯一的“清真”品牌龙头企业,也是肯德基在中国最大的供应基地。拥有电宰厂、饲料厂、种鸡厂、孵化厂、羽毛粉厂,日屠宰能力达16万只、年产饲料24万吨。
到目前,全县存栏3万只以上规模的肉鸡养殖小区已达到101个,5000只以上大棚达919个。县政府与大成公司共同出资7200万元成立合资公司,建设国内一流的高标准存栏20万只的肉鸡养殖示范场5个已投产,今年计划再建8个存栏10万只的肉鸡养殖示范场。预计到2015年底全县肉鸡存栏量达550万只,出栏量达3000万只以上。全县直接和间接从事肉鸡产业的人员达9000余人,年实现养殖效益1.2亿元,带动2000多农户增收致富。
2010年,孟村被中国民族地区特产之乡组委会命名为“中国肉鸡之乡”,2012年被河北省定为肉鸡养殖标准化示范区。
1、
壮大龙头,延伸链条。
台湾独资大成肉鸡一条龙项目,2008年开始建设,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4亿元,占地526亩,一期主要建设电宰厂、饲料厂、种鸡厂、孵化厂,二期熟食品加工厂。到目前已完成投资2.4亿元。日屠宰8万只肉鸡生产线和年产24万吨的饲料厂分别于2008年底和2009年5月竣工投产,2014年加工厂又完成了第二条生产线建设,日屠宰8万只提升到达到16万只。种鸡孵化于2012年建成并投入生产,2014年孵化厂、饲料厂相继进行了改扩建,鸡苗、饲料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占地150亩、年产3万吨的肉鸡熟食加工项目已经完成土地征收、环评等前期准备工作,近期将开工建设,完善了生产链条的关键环节。2014年又新建了年生产能力2770吨的羽毛粉加工生产线,用鸡毛生产羽毛粉,就地解决全部屠宰加工产生的鸡毛,年效益达1100万元。同时,在养殖密度较大的新县镇、牛进庄乡建设了大型沼气池,实现了粪污的综合利用。以鸡粪为原料的生物有机肥加工项目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种鸡孵化、鸡雏供应、肉鸡养殖、饲料供应、回收屠宰、辅料加工、熟食生产、粪污处理利用的全链条已成雏形,全县直接和间接从事肉鸡产业的人员达9000余人,年实现养殖效益1.2亿元,带动2000多农户增收致富。围绕肉鸡产业重点开展产品深加工项目、粪污环保处理、生物制肥、大型沼气发电等相关产业的招商引资和快速落地,完善产业链条,做大肉鸡产业文章,力争年底备案的肉鸡养殖场实现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比例达到70%,打造一个健康、完整的肉鸡产业链条。http://ww1/large/e740af10jw1exnm67qyzrj21kw11xgsf.jpg
2、提升定为,加强保障。
肉鸡养殖发展之初,我们只把它作为一个富民项目。随着链条不断延伸、规模不断壮大,县委、县政府果断决定将肉鸡养殖业定为孟村经济发展的第二增长极,着力打造“管道强县、肉鸡富民”两大产业并举的发展格局。2014年年初孟村召开的第一个县委常委会议就专题研究了肉鸡养殖加工产业相关重点项目,把肉鸡示范区建设列入2014年大事实事和年度考核指标,而且坚决把我们的养殖示范场建成国内一流标准,实现了肉鸡产业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位置中的再次提升。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肉鸡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示范区建设和肉鸡链条经济建设。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会商示范区建设、肉鸡产业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逐一分析、督导解决。县委、政府的领导重视是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动能。产业起步之初,对新建3万只以上小区给予水电路配套,每个5000只标准棚给予1万元补贴;县政府注资7000万元给农村信用社,放大15倍使用,每户新建5000只养殖棚可获得贴息贷款4-6万元,一个3万只小区可获得20-30万元的贴息贷款,带动了全县肉鸡产业超过10亿元的资金投入。近年来政府投入力度逐渐加大。据不完全统计,仅近三年来政府就已整合各种资金投入肉鸡养殖产业超过了一亿元。政府的直接投入和大力扶持,有力的推动了产业的发展和提升,坚定了公司和农户的信心。补助、金融贷款支持、部门资金整合、群众筹资筹劳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多渠道解决肉鸡养殖产业发展资金需要。加快扶贫资金运作模式改革的探索,抓紧落实今年两批共600万元扶贫资金向高标准肉鸡养殖项目的整合并为今后积累经验。统筹农业、科技、畜牧、扶贫等部门涉农资金,集中用于肉鸡养殖产业,发挥资金最大效益。继续完善贷款担保机制和贷款贴息政策,并协调金融机构制定灵活宽松的信贷政策,最大限度的为肉鸡养殖产业发展尤其是高标准养殖场区建设提供有力的金融资金支持。
3、
规模标准,布局合理。
随着畜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牛羊肉鸡的养殖数量逐年上升,规模也越来越大,近年来,有2个肉牛养殖场、10个肉鸡养殖场获得国家菜篮子工程项目支持,现在还有30余个肉羊养殖场、十几个肉牛和肉鸡养殖场达到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水平。结合上级政策和本地实际,尤其是针对当前养殖场区布局的若干问题,着眼于养殖小区的合理布放和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我们正在编制《孟村县肉鸡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目前已经完成初步论证。通过规划的管控,将严格设定优先放养、适宜放养、限制放养和禁止放养区域,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审定新建场区的标准,计划通过5年时间淘汰一批落后产能、整合一批低效场区,促进我县肉鸡产业进档升级。突出“双十建设”,开展规模养殖提升工程。针对前几年养殖规模偏小、层次偏低、放养混乱、欠缺规划的问题,县里制定了“以双十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老区(场)改造、新区达标、散户入区三项产业提升工程,全面推动肉鸡示范区建设”的工作思路,着力打造肉鸡养殖示范精品。“双十建设”即:建设10个标准化肉鸡养殖示范场,10个标准化肉鸡养殖示范小区。在示范场建设上,县政府与大成公司共同出资7200万元成立合资公司,建设国内一流的高标准养殖场。第一批5个单场存栏20万只的养殖示范场已基本完工,2015年1月起将陆续开始放养,第二批5个同规模的示范场也已完成选址。“老区(场)改造”即对全县96个肉鸡养殖小区(场)分批进行标准化升级改造;“新区达标”即新的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化肉鸡养殖场要求建设;“散户入区”即对分散的5000只以下的156个肉鸡养殖棚和散户,整合进入重新规划建设的标准化养殖小区,逐步实现全部规范化养殖。全县建成4家部级标准化示范场,3家菜篮子工程项目养殖场,全县肉鸡养殖不断向规模化、标准化迈进。
4、服务完善,监管到位。
强化质量体系建设。健全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全县建立了3个畜禽产品安全监测站,增加检测频率和数量,保证养殖投入品及畜禽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100%,确保不发生添加违禁物质行为,不发生重大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严格档案管理。目前规模养殖场备案率达到100%,已备案养殖场全部建立养殖档案,规范化填写比例达到http://ww1/large/e740af10jw1exnm70agzcj20on0fm0wv.jpg
5、示范带动,合作共赢。
在上级畜牧部门指导下,组建了“大成”、“牧发”等36个肉鸡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五统一”(即统一供雏、统一供料、统一免疫、统一用药、统一回收)、“三固定”(即鸡雏价格固定、饲料价格固定、回收价格固定)的方式,与农户签订养殖协议,合作社负责鸡苗、药品、饲料和运输费用的垫付,负责养殖技术指导、肉鸡回收安排,减少了养殖户的资金压力和养殖风险,确保了养殖户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稳固了“公司
合作社 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
畜禽品种升级,养殖环境升格,人员素质提升。依托合作社和标准化养殖场区的带动作用,全县实现了艾拔益加、罗斯等肉鸡良种的全覆盖,肉鸡生长期在40天左右,料肉比1.9:1。技术、设施和管理层次全面提升,自动给水、自动给料、自动控温、自动清粪、湿帘降温、纵向通风、环境控制等技术已经在各养殖场区常规应用。在高架平养的大棚内改造肉鸡笼养模式,2014年第一期试点的3栋存栏2万只的标准化笼养鸡棚已经成功,今后在将全县推广。
产业要发展,政策是动力,服务是保证。围绕大成肉鸡一条龙项目,围绕突破性发展现代畜牧业,县畜牧局切实加大科技服务力度,以肉鸡养殖技术服务站为载体,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为全县大成肉鸡养殖户广泛开展技术服务,并在全县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网络和兽医技术支撑体系,构建起了动物疾病防控长效机制。我县有高级专业职称人员9人,中级专业职称人员20余人,标准基层动物防检分站3个,技术人员15名,并从乡镇兽医及村干部中招聘村级协防员80余人,为县乡两级实验室和检疫站配备了仪器300台套,已经具备了免疫效果的检测、药敏实验、部分病种的病原学检测能力,能够及时有效地监控动物疫情。每年的春秋两季,畜牧局都组织开展动物集中防疫,全体技术人员和村级协防员深入基层,摸清底数,为全县的各种畜禽免费注射疫苗,免疫率达到100%。乡镇、村确定了疫情测报点,进一步完善了县、乡、村三级疫情测报网络。http://ww1/large/e740af10jw1exnm85qlecj21kw11x0zv.jpg
合作社及县畜牧局每年聘请养殖专家到孟村讲座10场左右,对社员技术培育,大大提升了养殖人员的素质,县畜牧局还与沧州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招收了4个养殖专业中专班,在农民家门口教授肉鸡养殖技术,目前已累计培养肉鸡专业技术人才近500人,为肉鸡养殖产业发展壮大提供人才支撑。
今天的孟村畜牧业走在路上,不断求索,明天的孟村畜牧业策马扬鞭,一路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