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呗到底用还是不用好呢?

花呗到底用还是不用好呢?

能不用就尽量别用,无论是花呗,还是 借呗 、京东白条……

[比心] 这些借款渠道看似唾手可得、价格低廉,但背后绝不是免费的午餐,搞不好就很可能让你“头破血流”!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来看一组数据:去年年底,“困在花呗里的年轻人”这一词条登上微博热搜,里面提到: 全国有1.75亿90后,其中只有13.4%的年轻人没有负债 。

[比心] 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6月30日,全国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高达854亿,是10年前的10倍多。逾期的借款人中,90后几乎占了一半。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都在提醒着我们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 网贷有风险,使用需谨慎!

[比心] 你可能会问,不就是用个花呗、借呗提前消费一下么,按时还款就好了,怎么会负债呢? “透支”没你想得那么简单 首先,我们来说说,为什么使用网贷产品,容易负债。来看一张图,

(图片只供参考)

[比心] 这是我之前计算并整理的——常见银行/互联网平台的分期利率 vs 实际利率对照表。可以看出,不论是各大银行的信用卡,还是我们常用的花呗、白条一类的「 电子信用卡 」,办理分期的实际利率平均都在10%以上。 为什么实际利率会这么高?

这就涉及到银行账单分期计息的方式。一般来说,你有个5000元的账单,分12期还,每月都是一笔固定的本金+利息。正常情况下,时间越往后推,你欠的本金就越少,按理该还的利息也该慢慢变少。 但银行的逻辑,可不是这样的。 哪怕你还到最后一个月, 欠的本金还剩400多元时,利息还是按5000元来算的。

[比心] 如此一来就明白了,你的利息实际上多付了。所以按照这一情况,7.2%对应的实际年化利率应该是13.76%。这跟银行对外宣称的相比,几乎翻了个倍。比如借呗,我算了一下,按 等额本金 的方式,分12期还,万3的日利率,约为年利率10.92%; 万4的日利率,约为年利率14.48%。想想,现在市面上,你还能找到多少利息可达14%的理财产品?

可见,这些借款渠道的利率不仅不低,相反还非常高。 借贷或者分期,很多人觉得是预支未来的钱,在未来省下来就好了。但事实上,大概率会让你陷入不停还款无法攒钱的死循环。 之前有个朋友给我说,说自己欠下了15万元巨款,因为还不起钱,抑郁了很久,头发大把大把地掉,晚上也睡不着觉。因为被公司裁员,不得不重新找工作,然而在外求职3个月无果。手头没有存款,可失业的日子,房租、吃住、水电煤,一样都少不了。不好意思告诉家人,于是她向朋友求助,却被建议试试借呗。

[比心] 于是,她抱着临时周转一下的心态,第一次借了5000块救急,而日常吃饭、交通,都靠信用卡支持。后来,她好不容易找了份月薪5000的新工作,但工资日还没到,账单日却先来了,没办法,她只好给信用卡做了个账单分期,又从借呗里再借了点钱来,先把第一期的账单给顶上。

[比心] 原本她痛下决心,一定要存钱还款。但事实是,每月不到工资日,钱就莫名其妙地花完了。后来碰到商家搞活动,她又忍不住分期买了一部新手机。就这样,这1年多时间里,她陷入了 「借钱-消费-分期」的恶性循环 ,最初5000元债务,在利滚利作用下,积累成了15万巨款。每天活在拆东墙补西墙的绝望中,感觉自己再也支撑不住,她才想起来求助。

展开全文

[比心] 于是,我们要求她,把全网所有负债明细整理出来,才发现她的欠款分布在信用卡、借呗等大大小小十几个渠道里。最大一笔是信用卡,本金一共欠了32000元;其次是 网商贷 ,前后共欠了28000元左右。余下都在几千到1万多元不等, 看似每个渠道,每期不过几百上千的还款额,加总起来就大事不妙了。

[比心] 所以,真心建议大家,不要轻易“透支”,更不要养成习惯。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 为什么即便你可以按时还款,也最好少用,或者不要用花呗。按时还款不代表没有风险 按时还款确实不会负债,但是你忽略了一个重要影响, 频繁使用网贷产品会弄花你的征信,银行可能在你申请房贷车贷信用卡时不予通过。

[比心] 征信是记录一个人信用行为的档案,无严重逾期 个人征信 一般看近5年,虽然,上征信≠有污点。但是,只要你点击了花呗、借呗等的申请记录/查询额度,就会留下征信记录。 如果你频繁使用,就会导致信贷的征信记录非常多,也就是俗称的“征信花了”。

对于一些审核严格的金融机构来说,看到这么多记录可能会认为你财务状况不佳,影响未来的申请贷款。因为,这些记录的出现,多少都会说明,你当时出于某种原因,不能/不想全额还款。

[比心] 未来在办理其他贷款的时候,审核人就有可能注意到这一点。尽管不一定会因此卡你,但这个风险是存在的。况且,花呗分期的实际年化借款利率并不低,所以没有特别需要,就别开通了,如果开了也尽量少用,要用也要记得按时全额还款,否则征信上留下不良记录, 严重的还会影响未来子女的上学。良好的信用,不仅值钱(能让你以更低利率借到钱),还是你在社会立足的基础资本。

如何查询个人征信记录 如果你想查询自己的征信记录,这里提供一个渠道。

[比心] 中国人民银行 记得带好身份证,仅限本人查询。这里特别提醒一下,不要频繁查个人征信,一年2次以内会比较合适;频繁查询自己的征信报告,也有可能成为一个负面考量因素。

还是那句话,千万别让任性借贷,成为你报告上的污点。 个人征信报告,可以算得上是你的第二张“身份证”,每个人都该好好珍惜、守护。 最后,我想说,消费没有错,但健康的消费观,一定不是买买买像不花自己的钱一样,刷卡像不用还一样。

相比冒着负债的风险,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攒够了钱再踏踏实实消费,不是更好么? 当我们不被金钱所束缚,不被消费账单所绑架,让钱进入良性、可持续循环的过程中时,才是自在、美好人生的开始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